撰文:劉盈孜 攝影:陳柏安 模特兒:陳筱怡(呆待咖啡)
服裝贊助:天天旗袍體驗館
髮型贊助:胡蒂芬
環河南路與和平西路交叉口,三層樓的環形建築物串起 16 棟社區,超過 4 千戶,天橋下的車流往來頻仍,天氣好的時候,騎士或駕駛抬頭,會看見曬棉被、衣物的畫面,一眨眼彷彿跳躍到幾十年前,鄰里之間的閑話家常,一群小朋友在走廊穿梭打鬧。
這棟建築物稱為華江整宅,1970 年代落成,當時的政府透過「都市更新」重新整理,由沈祖海、陳其寬、黃寶瑜、高而潘、虞曰鎮、郭炳才,六大知名建築師操刀,參考新加坡常見的「住商混合」設計,連公園、污水處理場、衛生下水道、派出所、幼稚園、加油站等設施都一併規劃,特別的是,在二樓還設有騎樓空間(亭仔腳,後成為全台灣僅存的二樓「亭仔腳」)。如果曾經見證中華路四線道的繁華,走進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四棟建物修改衣物、尋覓黑膠,或撞見《天橋上的魔術師》,來到華江整宅,更染上一層魔幻,彷彿童年的回憶凝結。
幾部動畫、MV 到此處取景;萬華獨立劇團「曉劇場」進駐於此,曾運用整宅神秘的非典型空間演出,舉辦「艋舺國際舞蹈節」;萬華文史工作者高傳棋在此設立「臺北水窗口」,以展覽、工作坊、天橋趕集等等活動,繁華褪盡後,空間裡留下的是生活,清晨固定傳來社區豆漿店的燒餅味。
時報本鋪:書、咖啡、活字印刷機,老城的文藝復興
當華江整宅的廊道,凝結了老萬華人的生活,時代本舖則在不遠處發展夢想,進行一場出版社的文藝復興。
萬華曾是北台灣報業的起家厝,《台灣日日新報》、《中國時報》、《自立晚報》的據點都在萬華,帶動周遭印刷業的發展。時報出版原隸屬中國時報集團,2008 年獨立運作,董事長趙政岷為資深媒體人,四度在時報出版現址開設書店,獨排眾議規劃時報本鋪複合空間:「希望書店成為聚會的場所。」
一般咖啡館的藏書象徵咖啡師的底蘊,常見有咖啡知識、藝術文化、哲學思潮、生活風格等,時報本鋪五千多種、四萬多本藏書,更是涵蓋人類文化的可能,人文歷史、科學探索、心理勵志、偵探推理、偶像明星等,店內提供爐鍋手沖咖啡、有機果汁、春一枝冰棒以及台灣文創產品,但是在整體陳設,仍能明顯感受到對於書本的尊敬。
有別於其他實體書店,客人來自四面八方,時報本鋪常見社區居民、合作作者,趙政岷笑說:「其實最大宗的客人是出版社的員工,常和作者約在這邊開會。」書與咖啡,同為文化人的靈魂伴侶,可能因時代轉型,卻不會褪色,咖啡和書本的複合空間如何調整比重,時報本鋪不為吸引某個族群的行銷手法,而是本於自己的初衷,成為出版的延伸,再延伸。
這裡最初規劃為回頭書的最後一站,九成為回頭書,一成為新書。門口貼上「書出不去、人進不來」、「一年四季皆淡季、店員常比客人多」厭世春聯,自嘲卻不喪志,越挫越勇,董事長趙政岷和旗下的「厭世小編」,打造新的人設,透過 FACEBOOK 的「線上指書」,一本一本介紹難得的好書。再冷門的書,在這裡都不寂寞。
去年底,趙政岷偶然得知南萬華「克難街」的昶輝印刷,老師傅打算退休,卻捨不得四十幾年的活字印刷機,時報團隊「克服萬難」,重新規劃空間、改造字架、整理鉛字、爬梳活字印刷機的機構與使用方式,除了結合原有的「叩叩叩出版社有人在家嗎」活動,讓國中小學生有機會實際體驗書的製作流程,也搭配作家的新書座談和文化路徑,企劃「來出版社玩初版」,讓更多人感受到文字的重量。
出版社的寒冬還沒結束,新冠肺炎疫情未見明朗,他們不畏風暴,繼續走出一條文化路徑,老出版社,還有夢。
時報本鋪
電話:2306-6370
地址: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240號一樓
營業時間:
周一到周日:11:00-18:00
窺視珈琲:宅男和大媽的親密關係
萬華老城咖啡香,在華江整宅另一端,真的是關於咖啡的夢。2019年5月28日,在車流比人潮旺的環河南路,窺視成立於華江市場口,兩坪大的空間,沒有書,咖啡師嘉祥在窗台、牆角,擺滿自己喜歡的公仔收藏,播放自己喜歡的音樂,背景混音是大馬路的車流:咻⸺煞-叭⸺叭叭,偶爾是宮廟遶境的鑼鼓喧天。
嘉祥曾在民生社區、大稻埕的知名咖啡館工作,29 歲時想開一間咖啡館:「呈現自己喜歡的味道和風格。」35 歲,選在萬華,「當初是在租屋網看到這裡,馬上有了想像。」位於公園旁,像民生社區,卻又有市場的生猛,在還沒裝潢前,他已經想像好未來的樣子,在裸露的牆柱大力刷上水泥,故意凹凸不平,貼上綠色的磁磚,裝上霓虹燈的招牌「窺視珈琲」,暗喻客人和咖啡師的互動,街頭感十足。
招牌掛在店內,從外面根本看不到,霓虹燈的光暈映照在嘉祥的臉上,他當時正在拿鐵雕一隻獨角獸,呢喃:「咖啡是藝術。」窺視以義式咖啡為主,拿鐵、摩卡、美式、濃縮、康寶藍、短笛、小白等,嘉祥擅長雕花,更擅於生猛的創意,「凍青瓜拿鐵」、「無花生貴乃花」結合小黃瓜、花生醬、咖啡、牛奶,一堆想像不到的組合,他就是有辦法混搭,而且合理。
「林美如」融合台啤跟濃縮,「喂!大力一點」結合維大力,勾引台灣人的味覺記憶,咖啡下方墊著市場借來的塑膠籃,更台。「氣泡類搭咖啡很多人試過,最早是用可樂,我就想再試試看不一樣的。」他不喜歡無聊,不喜歡重複,不喜歡講大道理,看似玩興十足,卻對咖啡無比認真,抱著探索一輩子的精神。介紹「冰維也納咖啡」時,說:「以前奧地利馬車很多,馬車伕們有時會邊工作邊喝咖啡,但要一手駕馭馬車,一手拿咖啡很容易灑出來,於是就在咖啡上擠上一層厚厚的鮮奶油,避免灑出來,又能保溫。」
窺視咖啡呈現一種復古時尚,開幕初期曾外借給潮流雜誌拍攝,原以為是文青、潮男居多,實則「社區型咖啡館」,下午是婆婆媽媽的時段,「阿姨們想說開新的店,來照顧一下,大家把我當弟弟看,常拿食物過來,而且越來越多,很像供品的感覺。」收過小熊軟糖、貢丸湯、剛出爐的法國麵包,有時候客人間互不認識,還是能彼此分享,「我從事咖啡業這麼久以來,從來沒有這樣的感覺。」在老社區,發生許多他沒想過的事,曾遇過小孩失蹤了,長輩到這邊問(而且還真的找得到人);幫忙鄰居搬米 ,鄰居問他要不要順便進去看一下。
因為窺視,寂靜的老社區,越夜越熱鬧了,開幕一週年時,店裡店外坐滿大姐、兼職模特兒、高中生、附近的咖啡館老闆娘,一坪是吧台,另一坪坐滿了五個互不熟識的客人,店內沒有冷氣,夏天晚上,風吹來都是濕黏,肩並肩、背靠背,每個人做著自己的事,餓了就到對面買碗麵吃,怡然自得,嘉祥說:「這裡就很莫名其妙建構起來的氣氛。」
「平常的咖啡店,人跟人之間有點隔閡,我想讓大家比較輕鬆的喝咖啡,沒有負擔。放我喜歡的東西、音樂、玩具,像到我的房間,認識我這個人。」夜更深了,原本互不相識的社區鄰居,都在這個房間,不捨離開。
老艋舺的日與夜,雲裡來夢裡去,在華江社區相遇。
窺視珈琲
電話:0915-258-912
地址:台北市萬華區環河南路二段216號
營業時間:
周一到周四 15:00-20:00
周五及周六 15:00-22:00
周日 12:00-20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