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:劉盈孜 攝影:陳柏安 模特兒:《做工的人》作者林立青

萬華區從台北市淡水河沿岸發跡,漢人從第一水門(貴陽街底,舊稱蕃薯市街)、第二水門(長沙街底)、第三水門(成都路底),各稱作大溪口、王公宮口、滬尾渡頭,昔日為艋舺貨物起卸的碼頭。從成都路的第三號水門,步行三分鐘就到了雅江街,如今,已難想像這裡當年碼頭年代的繁華。此區相距西門町鬧區大約 20 分鐘路程,走在巷弄間,逐漸安靜,偶爾撞見老建築的立面,頗有探險的樂趣。

DOTEL:日式老宅改建,自由工作者的靈感集散地

DOTEL 位於雅江街街口,第一次經過時,是為了探勘淡水河沿岸的建築樣貌,訝異突然出現的木造建築,有別於街區其他斑駁的牆面,卻又融入周遭的環境,彷彿本該佇立於此。

穿過素雅的木門,門後讓出的露天小庭院,教來訪的心跟著舒展開來;而前後的落地玻璃,以及木柵式隔間,更給了 DOTEL 充足且流動的光影。大約七、八十坪的空間,分為庭院、咖啡館、私廚廚房、沙發包廂、設計師與藝術家展間等,層次分明,原來這裡曾是紡織工廠,後改為自宅,1978 年出生的 DOTEL創辦人為紡織業第二代,這裡充滿他的生活記憶,保留屋外的老樹,其他改造為新創基地,以空間為媒介,分享為靈魂,透過活動聚集不同領域的人。

一樓的空間主要為咖啡館,櫃檯由紡織機的木桌改造而成,牆面以牛皮紙捲拼成世界地圖。咖啡豆的風味來自產地,共作空間的香氣則來自新型態的工作者,除了二、三樓共作空間,DOTEL 運用靈活多功能的複合式空間,舉辦過繪畫、餐飲、旅行、市集、音樂等活動,也吸引了許多從未踏入老城區的創作者。

其實在 DOTEL 工作的夥伴們,也像是新型態的工作者,每個人都是媒介,盡可能觸及所有陌生與熟悉的領域。

DOTEL 西門店由 Jimmy 與宜倢、嘉輝一起服務客人,主理人 Jimmy 曾為五星級飯店從業人員,他還記得:「在老屋還沒整修前,在很有老味道的飯桌和黑板,加上老闆只有 3 個人,我們討論起願景……。」後來他開始學習手沖咖啡,服務客人,也學習陶鍋烘豆,支援活動:「有時候由我當講師,還要用英文解說,用陶鍋烘豆,風味的曲線較溫和。」

有別於其他共作空間,來到這裡,會有熟悉的人出現,他們三個人一邊跟來訪的人分享設計、建築、咖啡等各種新知,一邊探索老城區的紋理,在日式改建老宅,滾動新的能量。

木造與磚牆的鄰里關係

走出 DOTEL,沿著雅江街,世界又安靜了起來,卻強烈感受到生活聚落的痕跡:理髮廳、印刷店、洗衣店、雜貨店,還有主祀田都元帥的行德宮,田都元帥又稱相公爺、田府元帥,同時是民間戲曲和兒童的守護神。一問才知道,許多老牌藝人曾到此還願。

清領時期,艋舺的港口貿易已經發跡,現今康定路、雅江街一帶為「竹巷尾」,生產竹子,雅江街相對於內江街,又稱為外江街,屬於淡水河內河河道,艋舺歐陽家族經營的木材,會停放於此,待交易時再取出處理;附近為菜園,故名「後菜園街」,另有條「布埔街」,可通往曬布埕。

曾經的繁華,凝結在木造、紅磚、鐵花窗、女兒牆等傳統建築元素,雅江街與康定路 56 巷交接處,甚至有一排連棟紅磚建築,據聞十幾年前,還有人居住,現在只看到殘垣斷壁,隱約可見斑駁的「成」字,推測為商行。

這些街屋並非市定保存古蹟,巷弄生活不屬於無形文化遺產,只有在走近時,悄悄留存心中。

DOTEL西門
電話:2371-1225
地址:台北市萬華區雅江街2號
營業時間:
週一至週六 11:00-19:00,
週日公休

康定路街屋

相較於雅江街的街屋,康定路幾棟老屋今年逐漸受到關注,保存完整,卻不具文資身份,已由建商收購後。

康定路、內江街口的博大泌尿專科,除去顯眼的藍色招牌,二層樓連排紅磚建築保留還算完整,尤其山牆的浮雕仍清晰可見,設計為破山頭形式,周圍裝飾花草泥塑浮雕。這棟建築物為大正時期興建,可知日治時期,康定路中段的經濟成熟。

康定路 100 號的四連棟紅磚街屋,原為「江日益木材行」,主要販售台灣檜。建築立面做成圓形山頭,上面裝飾假柱,並以圓頭收尾,山牆中央和兩旁貼以日本面磚裝飾,外牆以紅磚砌成,白色洗石子條飾,頗有日本辰野流風格

康定路 25 巷一帶有「川菜街」之稱,黔園川菜、真川味都是五、六十年老店。川菜起源於四川,乃中國菜中的四大菜系之一,主要的特色是麻、辣、鮮、香,吸引不少老饕前來。附近的雅香石頭火鍋、曾德自助火鍋也是聚餐首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