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:萬華附近走走 攝影:Ace Liu 艾思流影像

2021年5 月13 日,台灣Covid-19 疫情進入社區感染階段,三週內,萬華染疫者破千,剝皮寮歷史街區成立臨時快篩站,桂林路、康定路、和平西路三段、梧州街範圍被匡列為高風險地區,外送平台常拒接此區訂單,共享機車只能出不能進。

政論節目一片聲討,為什麼人人都愛來「茶藝館」、「茶室街」,Clubhouse、Podcast、專欄紛紛討論其歷史成因,這個範圍實則萬華的心臟地帶,涵蓋艋舺龍山寺、捷運龍山寺站、廣州夜市、華西街夜市、梧州街夜市、青草巷,自清朝發展至今,曾被視為信仰中心、民主聖地、銀髮天堂。

美軍航照影像(1945/4/1攝)

在捷運龍山寺站開通之前, 現今約13,000 平方公尺的艋舺公園泛稱為龍山(臨時)商場,1956 年,政府將之規劃為臨時攤販集中區, 混雜露店(路邊攤)、服飾、五金、算命、飲食、私娼等行業,加上萬華戲院、鄰近的夜市及市場,從清晨到凌晨川流不息。

據在地攤販回憶,甚至常有熟客遠從樹林、桃園、基隆、台東而來。

臺北市舊航照影像(1957)
龍山商場。
創作者:簡永彬。貢獻者:簡永彬。

建檔單位: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。發佈於《國家文化記憶庫》艋舺龍山寺寺外人生(11)。
龍山商場。
創作者:簡永彬。貢獻者:簡永彬。

建檔單位: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。發佈於《國家文化記憶庫》艋舺龍山寺寺外人生(13)。
龍山商場。
創作者:簡永彬。貢獻者:簡永彬。

建檔單位: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。發佈於《國家文化記憶庫》艋舺龍山寺寺外人生(18)。
龍山商場。
創作者:簡永彬。貢獻者:簡永彬。

建檔單位: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。發佈於《國家文化記憶庫》艋舺龍山寺寺外人生(19)。

在SARS、新冠疫重創萬華之前,這個區域已受人禍所苦。1993 年底,黃大洲市長任內捷運龍山寺站動工,繁榮一時的龍山商場被強迫拆除,超過400攤攤販四散,自此娛樂、商業型態轉變,曾經的抗爭被歷史銷聲。

艋舺公園斥資22 億,工期長達 6 年,2005 年竣工啟用,台大城鄉所畢業作者群出版的《叛民城市》下了這樣的註解:當初期待以艋舺公園作為翻轉城市東西發展失衡的樞紐,卻忽略了當地使用者的慣行,以及鄰近環境的敏感度,遂成為居民與遊客眼中一處汙名化的恐懼地景。

龍山寺捷運站公園未興建前樣貌。
創作者: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。貢獻者: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。

建檔單位: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。發佈於《國家文化記憶庫》。

長達一百年,艋舺經濟活動生猛繁華,政府改建後的艋舺公園被蒙上偏見印象,髒與亂使得外地觀光客、本地居民,鮮少在此停留、遊憩。原有的攤販,部分被安置在康定路、萬華車站前的廣場,暫居12年,2004年隨著龍山寺捷運開通,被遷至萬華區行政大樓地下1層至地上3層。

龍山商場地下1 樓、2 樓各6,655 平方公尺,共計安置426 戶攤商,整併為26 間店面,風光開幕,不到一年即與攤商發生紛爭,黯然退場,徒留一座空城,一則新聞報導, 有位安置戶45 年前在三水市場賣素食,反映:「市府拆我房子,要我跟其他人合夥,改賣文化精品, 我們都配合,花了好多錢努力經營。」

部分攤販另尋棲地,他們歷經多次顛沛流離,仍然堅守艋舺心臟地區一帶,與在地文化共存共榮。陪你報報第五期,封面企劃「萬華入口:疫後新生活」,我們從萬華的心臟地帶重新認識這塊土地的人們,尋訪舊龍山商場店家、周遭見證商場興衰的居民,傳遞面對困境的堅毅精神,在後疫情時代,我們重新調整步調,開啟新頁。


/ 圖資來源 /

  1. 國家文化記憶資料庫,授權: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,https://cmsdb.culture.tw/object/0354F5B6-32F2-43BD-80BA-CAE8C70DB7B7。
  2.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(2021)

/ 參考資料 /

  1. 吳育禎(2006)寺廟周圍的商販與空間:以北市龍山寺為例,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論。
  2. 黃瓊慧(2008)艋舺龍山寺空間的實踐與競逐,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論。
  3. 臺北市議會公報第94卷第4期
  4. 林芬郁(2020)公園地景百年流轉:都市計畫下的臺北,邁向現代文明的常民生活史。台北市:貓頭鷹出版社。
  5. 林佳瑋等(2015)叛民城市:臺北暗黑旅誌。台北市:公共冊所。

原龍山商場店面(依照筆畫順序排列)

  • 小南鄭記台南碗粿
    和平西路三段174-1號
  • 川業肉圓(原新竹肉圓)
    廣州街165號
  • 兩喜號  
    廣州總店:廣州街245號
    西園店:西園路一段194號
  • 周記傳統芋圓
    和平西路三段120號(龍山商場1樓15號攤)
  • 忠義號  
    和平西路三段120號(龍山商場1樓14號攤)   
  • 香義鍋貼蒸餃專賣店(原為珠寶店)
    和平西路三段120號(龍山商場1樓8號攤)
  • 柳隅茶舍(原為B2輕食店) 
    西園路一段145號B1-10
  • 艋舺蘇記(蘇記什錦麵)
    和平西路三段120號(龍山商場1樓17號攤)
  • 龍夜香燒臘料理專賣店
    和平西路三段120號(龍山商場1樓19號攤)
  • 龍城號(原進財切仔麵)
    廣州街94號
  • 龍都冰果室    
    和平西路三段192號
  • 蘇家肉圓油粿
    三水街109號

原文刊登於《陪你報報》第五期,台北市議員吳沛憶辦公室發行

2021年5月台灣Covid-19疫情進入社區感染階段,三週內萬華染疫破千,桂林路、康定路、和平西路三段、梧州街範圍被匡列為高風險地區。部分攤販另尋棲地,歷經顛沛流離,仍堅守艋舺一帶,與在地文化共存共榮。
陪你報報第五期,封面企劃「萬華入口:疫後新生活」,我們從萬華的心臟地帶重新認識這塊土地的人們,在後疫情時代,我們重新調整步調,開啟新頁。
2021年5月台灣Covid-19疫情進入社區感染階段,三週內萬華染疫破千,桂林路、康定路、和平西路三段、梧州街範圍被匡列為高風險地區。部分攤販另尋棲地,歷經顛沛流離,仍堅守艋舺一帶,與在地文化共存共榮。
陪你報報第五期,封面企劃「萬華入口:疫後新生活」,我們從萬華的心臟地帶重新認識這塊土地的人們,在後疫情時代,我們重新調整步調,開啟新頁。

/ 更多陪你報報5 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