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:路向南、劉盈孜 攝影:陳柏安
萬華的獨立咖啡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,尤其多為青年返鄉創業,老闆與客人因為咖啡而結緣,除了討論咖啡的風味,更交流生活、社區大小事,逐漸形成一種新的咖啡館文化,也為萬華老城區帶來新風貌。
這種以飲品為媒介的社交空間,可能要從老台北的市街發展講起……清代的艋舺因港口貿易而興起,來自泉州的三邑人在乾隆三年(1738)建立的龍山寺,不只是地方信仰中心,也促成艋舺市街的發展,西側的舊街、新店頭街(今西園路)與東側的廈新街、頂新街(今西昌街),成為殷商與店舖雲集之地。
清代艋舺的商業地位依靠交通,除了西邊的淡水河水運為人所知,尚有一條往東南方的重要陸路,是艋舺通往噶瑪蘭(今宜蘭)的路徑,稱為淡蘭古道南路(又稱茶路古道),具有交通及商業價值。由於北台灣多處丘陵地是茶產區,當時艋舺的安溪茶販,經由剝皮寮歷史街區一路步行,穿山越嶺終至宜蘭。
「珈琲店」文化,摩登時代的戀愛遊戲
當時,茶葉為北台灣重要的出口商品;到了日治時期,台灣才開始認識咖啡的滋味。日本人嘗試在台北苗圃(今植物園)種植咖啡。在新起街市場(今西門紅樓)的關口商店,可能是台灣第一家咖啡專賣店。大正元年(1912)在新公園(今二二八和平公園)開業的歐風咖啡屋「公園獅」,更是風靡一時,引發台北上層社會的矚目。後來在西門町、入船町、綠町等地,陸續出現「珈琲店」,於是萬華也開始傳來咖啡香。
當時的咖啡店與現今不同,亦提供料理、酒、女給(女性服務員),被視為酒家的前身,卻不等同於聲色犬馬場所,客人和女給多處於曖昧的戀愛遊戲關係,他們都在殖民時代尋找新的身份認同。空間呈現和洋折衷,並融入日本人眼中的「台灣南洋風」,在此消費享樂成為摩登的象徵,充滿異國風情。這類咖啡店文化只流行十年左右,便逐漸被酒家、喫茶店取代,後來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戰亂而消逝。
茶桌仔文化,地方資訊交流站
艋舺的「茶桌仔」,是地方居民喝茶聊天的聚會場所,不同於具有特種行業性質的「茶店仔」。「茶桌仔」賣的茶,常見的有烏龍茶、鐵觀音和茶王等,搭配花生、瓜子、蜜餞或綠豆糕等點心,是客人喝茶配餅、消磨時間的好所在。茶桌的常客,不少是附近做小生意或退休的中老年男性,來到店內閒聊各種大小事,如賽鴿、彩券等話題,因此茶桌也是地方資訊的交流站。
艋舺一號水門岸的「河乃莊」是淡水河第一家露天茶座,經營者黃春生為艋舺三大家族之一。1953 年開張,空間為長型一樓平房(二樓則為住家),走進可直通河岸的露天座位,附有庭園造景及魚池,綠葉扶疏。興盛時期,場地規模自四、五十坪拓展至兩百餘坪,座椅亦增加到二、三百個。經營形式從河邊茶室到露天歌廳,之後轉為電視茶室,在露天歌廳時期,洪一峰、紀露霞、文夏等著名歌手都從這邊發跡。
當時剝皮寮歷史街區也有間「長壽茶桌」,創立於 1960 年代,創辦人陳長壽本來是義消,人面很廣,呼朋引伴招徠顧客。大部分的客人來茶桌是為了找朋友聊天,純喝茶的客人比較少,由於通常在固定時間來喝茶,在那個沒有手機與網路的年代,茶桌也成為找人的地方。
茶與咖啡,一杯又一杯出現在生活中、歷史裡,逐漸轉型,萬華老城咖啡香,飄散產地風土、餐點搭配、空間擺設、文化象徵的訊息,值得一喝再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