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剁剁剁、唰唰唰、叩叩叩」直興市場的攤商,以前在凌晨三點多甦醒,剁魚漿的聲音、滾水煮甜不辣的聲音、製作鹹光餅的聲音,流暢的節奏感,嬰兒都當成安眠曲在聽。這裡的攤商早期從西寧市場批貨,後來轉到環南市場、果菜市場,有些則是產地直送,在火車尚未地下化的年代,市場清晨還能聽到火車的聲音,雞蛋從中南部運至萬華車站,小賣用三輪車去載,會長從小幫忙家裡的蛋行,「都是用竹簍裝,沒有分男生女生,我也幫忙搬。」

直興市場於日治時代稱入船市場,自民國29年啟用至今,從貴陽街口的碼頭一代延伸到此,可說是萬華最早發展的集市。後因都市計劃,康定路、西昌街、貴陽街等主要道路開闢,安置攤商於巷道,日漸擴增形成現今之直興市場。早期為露天,後來才加蓋,2005年曾發生大火,燒毀原本的木造建築、檜木拱門,從現在的市場自治會門口,依稀還能從屋頂縫隙,窺見原始的木造結構。

會長、副會長的上一代就在市場工作,對攤販如數家珍:「那間甜不辣店很久了、雜貨店也很久了,晚上的壽司店,他爸是賣魚的。」本館、臨固、一賣店、二賣店及臨時攤區,現在約有兩百多個攤位,一半以上都是市場長大的小孩,這裡還有美甲攤位、販售雞鴨魚肉的攤販、雜貨店、隱身在寵物美容的米行、水果攤販,相較於鄰近的東三水市場,直興市場的販售價格稍微便宜。

老市場的新記憶

會進來逛的幾乎是熟客,攝影師一進市場,馬上受到關注,呈半跪姿取景時,路過的大哥笑說:「免禮。」問說這隻狗是誰的,「這一看就知道是甜不辣家養的,長得這麼像甜不辣。」

除了人潮少了點,以前的流動攤販也逐漸消失,在地六十年的「涼粉伯」以前會推攤車進來,還有那些叫不出名字的點心,「我很喜歡一種圓圓、薄薄烤過的餅,現在想找都找不到。還有一種像日本的車輪餅,價格不貴。」「我記得還有一種小小圓圓,像雞蛋糕色,比較貴,現在也都沒了。」會長和副會長聊起我們錯過的美食,那是活過六十歲的人才獨享的在地記憶。

新的記憶會長出來,幾年前開始,直興市場的攤販,每週四會集中沒賣完的生食熟食,提供南機拌飯、社區實踐協會等NGO組織共食,形成固定的食物銀行。市場口的街角,協興蛋行改裝,牆面藍白跳色,外加玻璃窗、玻璃門,姪子張志豪就讀相關科系,注重食安,爺爺過世後決定接手蛋行,到產地了解原物料,都用紙袋裝雞蛋,有紅土鹹蛋、蛋白等特色產品。

三年前蛋行隔壁的直興旅館舊址,開了「就愛咖哩」,老闆娘當時還不是會長,單純「就愛咖哩」,俗夠有力的名稱,分享喜歡的味道,去年底接任會長後,也秉持著單純的想法,希望跟更多人分享她記憶中最美的百年市場。

撰文:萬華附近走走、攝影:周穎宗

*本文原刊登於《輕輕發笑誌》第二期,為「藝居—家的進行式」公共藝術計畫內容

就愛咖哩
舊址為直興旅館,三年前整修開幕,販賣老闆娘最喜歡的咖哩飯,價格平實,口味多樣,日式、泰式皆有,老闆娘為人熱心,去年被推派為直興市場自治會會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