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暑假即將開幕的萬華大水溝二手屋,由地方組織青年改造廢棄空間,打造共享經濟循環的社區空間。

一開始是人生百味及台灣社區實踐協會的突發起想,百味服務無家者,經常收到捐贈物資,實踐協會位於雙和市場附近,服務社區的弱勢家庭,希望開創彈性工時的工作,讓外籍移工或單親媽媽盡可能兼顧工作及孩童照護。

實踐協會的育欣引介工作者、人生百味的貴智整理物資及分配任務,南機拌飯的世廷在一旁看到,也熱血加入,他喜歡從修復物品,拉近人與社區的距離,最近如火如荼籌備,從早上10點忙到晚上10點,整理南機場忠恕社區兩百多坪的空間,「才剛把天花板拆開,水電還沒好。」

前身為國軍福利社,空間閒置一年,大水溝將使用其中50 坪-60 坪,世廷居住在附近,以前常來福利社消費,見證空間廢棄後的急速頹圯,又參與它未來的可能,「燈裝好後,看了很感動。」混著疲累、害怕,更多的是期待,去年10 月開始籌備,他們先嘗試舉辦多次市集,勾勒消費者輪廓,「地方媽媽講究實用,希望經濟實惠;文青、年輕一輩的朋友喜歡特別老舊或特色物品,價格比較不是最重要的考量。」

他們希望打造出有別於其他二手店的特色,「商品的分類以餐廳、客廳、小孩房等為主,想要是生活風格的展現,偏IKEA、無印良品、生活工場那樣,賣商品之餘,也有些生活的樣子。」於此同時,兩位男生笑說:「我們比較沒有生活的美感,不知道會擺成怎麼樣。」

雖然物品全為友好組織、個人免費提供,一個月的租金、水電、人事成本約為15 萬,還不包含招牌和裝修,定價一直是他們在摸索的難題,訂太高,消費者質疑「零成本」的物品為何賣這麼貴,訂太低,無法打平其他開支,也難以完成後續的目標。而什麼又是符合市場的價格呢?一次市集,他們把名牌包標價為20 元,朋友看了震驚,於是遇到物品上有品牌、年份或任何標誌,他們開始搜尋物品背後的故事。

兩人笑說有「源源不絕的物品,保溫杯世界多!」空間中疊滿紙箱,林林總總超過一萬多樣,由「分類大師」世廷分為二十幾項,常見項目還有細項之分。世廷拿起一個類似玻璃的容器,說:「這裡有個LOGO,一查是1960 年代的牌子,這種材質現在沒有了。」翻開其中一個紙箱,萬華一間洗衣店歇業,裡面留有客人沒拿回去的老西裝。印象深刻,還收過三支新款手錶,附有用心的小卡:「希望能給工作者或者無家者。」一萬多樣故事,藏在人與物品當中。

最開心的是,過程已經能看到經濟弱勢者在其中發揮所長,貴智說:「我們有個『畢業生』,後來去饒河夜市的浪人食堂,另一位單親媽媽曾在夜市擺攤,知道夜市要賣什麼,我們就會請他挑適合的物品去買,通常是飾品。」空間的粉色油漆由工作者共同完成,「有個單身媽媽之前曾是油漆工,教我們許多技巧。」用木棧板改造的推車,則由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的經濟弱勢學員提供。現在躺在箱子裡的物品,在短短三個月內,即將重見天日,物品、空間的活絡,這是社區持續滾動的再生之力。

撰文:萬華附近走走、攝影:SYH image studio

*本文原刊登於《輕輕發笑誌》第三期,為「藝居—家的進行式」公共藝術計畫內容

大水溝二手屋
地址:萬華區中華路二段334號b1
FB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utter2ndchance/